【畏人言,敬鬼神,這世界還有什麼令人心安的?附圖是阿茲特克的太陽曆石,直徑3.65M,重24噸。中間描繪著第五個太陽,即現在的世界,周邊圍繞著已經被消滅的四個太陽,象徵阿茲特克人的世界觀。】
《恐懼之邦》這本書的核心--社會控制,就印在背面的封皮上:「每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為,使他們安分守己、溫馴聽話,使他們開車靠右、使他們繳稅,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懼。……儘管某個特定的恐懼原因改變了,我們依然離不開恐懼的糾纏。恐懼滲透到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、生活的每一個層面。我們自以為住在不同的國家--法國、德國、日本、美國--其實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:恐懼國。」
Michael Crichton花了三年的時光閱讀環保論文,寫下光是正文就長逹669頁的小說,以溫室效應做為背景,說明政治-法律-媒體複合體如何在民主的包裝下巧妙地控制人民。他在附錄裡舉了另一個實例,一世紀前快速崛起並升到頂點的理論:優生學。
英國科學家Francis Galton做了一些臆測,假定人類面臨基因退化的危機,最優秀的人類繁殖得沒有低等的人類快—-那些外國人、移民、猶太人、殘障、不適應的人及精神耗弱者。但是他的話被人有意地過度引用,有半個世紀的時間,研究、立法和公共意見都圍著它轉。優生學家和反對移民的人聯手起來阻止這個危機的發生,計畫找出那些他們認為的心智耗弱者,主要是猶太人、外國人以及黑人,阻止他們生育,把他們隔離在教養院中或是強迫結紮。這個計畫最後擴大為集中營,藉這個理論為名所採取的行動導致千百萬人的死亡。
作者在前言所記的Mark Twain名言--科學最令人敬佩的一點,就是能夠從這麼少的事實中得出這麼完整的理論--最後讀來格外諷刺。
阿茲特克(Aztec),一個在14至16世紀的墨西哥古文明,流傳著大規模的活人生祭,根據傳教士貝納魯蒂諾的調查,阿茲特克根據太陽日曆將一年分為十八個月,每個月依曆書舉辦不同的儀式。
例如一月時,為了祈雨得殺死很多小孩,他們挖出小孩的心臟,供奉給雨神Tlaloc和風神Quetzalcoatle,如果小孩哭泣,流出很多眼淚,就表示會下很多雨。二月時,為了安撫剝皮大神Xipe Totec,則要殺死俘虜和奴隸。五個壯漢把祭品壓在大型石台上,用鈍的要命的石刀剖開胸部,取出還在跳動的心臟,由神官獻給太陽。然後剝取生皮,披在身上,殘留的遺體則烹煮分食。一次祭典處理的受刑者,有時甚至多達五百人。電影「阿波卡獵逃」裡刻畫的便是這樣的畫面。
阿茲特克人認為,過去曾經誕生的四個世界,都因為眾神的善變輕易地滅亡了。他們對於現今這個世界的不安定性充滿恐懼,為了平息易怒的眾神,必須時常生祭活人,提供維持世界和平的太陽能量。
對信徒而言,儀式是一種神聖的宗教行為。然而是誰替神明發聲呢?眾神的威信,來自於教徒的崇敬,還是惶懼?當然也不可否認宗教帶給人們心靈安寧及向善的力量,即使那有部分來自於害怕下地獄,或神明的其他懲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