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灑一粒種,得一畝稻,再便宜不過。】

  人們對自己的行為、能力或價值觀所持有的感覺、態度及評價,稱為自我概念(self-concept)。心理學家米勒(Richard Miller)曾經研究教師的讚賞效應如何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和學業成就。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,如果我的中學老師不斷稱讚我是數學天才,即使我始終不能成為數學天才,我的數學成績絕對會比實際上的好很多。
  一位醫學主任脾氣是出了名的差,上刀時動不動就咆哮、摔器械是家常便飯,據說還曾經故意劃破病患的血管,使血濺麻醉機,然後指著麻醉科護士的鼻子破口大罵:「你看看你血壓是怎麼控制的,病人血壓這麼高,死了你要負責任!」小醫生小護士們知道自己要跟他的刀,往往終日惴惴不安、但也只能硬著頭皮上陣。直到某一天,一位總醫師昧著良心稱讚他:「主任,我最佩服不是您精湛的刀法,而是您的高EQ,僅管您的地位是這麼高高在上,卻總是親切地指導我們,您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好好學習。」
  侯文詠在《PMPMP 症候群》一文中提到:「文官本來就會寫文章,稱讚他寫得一手好字不稀奇。武官本來就會打仗,稱讚他也沒用。所以稱讚文官要說他是文武雙全。稱讚武官說是儒將。」這位總醫師的馬屁完全拍到點上,主任打從心裡得意起來。這輩子讚賞他刀法的人多不勝數,甚至在國際間還小有名氣,有人稱讚他EQ高卻是頭一次。他心裡暗想:我以為大家都怕我,原來也有學生是這麼看我的。從此每當他要發飆之前,恐怕破壞自己作為一個「親切」指導者的身份,五次裡倒有三次忍了下來,大家的日子也就好過不少。
  春秋時代有許多很會講話的人。魯僖公二十六年(西元前634年)夏,魯國大饑,齊孝公趁機攻魯。齊孝公是齊桓公的兒子,雖然桓公死後齊國因內亂而國力衰落,但對當時的魯國而言還是一大威脅。魯僖公心道:「他馬的,士兵都沒飯吃了,哪有力氣跟你打仗?」於是派大夫展喜去犒勞齊軍。展喜很聰明,他心裡想:「他馬的,我們的士兵都吃不飽了,還叫我去犒勞敵軍?」揣摩聖意,知道老闆是要他鼓如簧之舌,犒師為名,退軍為實。於是他先向哥哥展禽--即以「坐懷不亂」著稱的柳下惠--請教如何措辭,然後出境去見齊侯。
  孤身犯險並且身負重任,第一件事就是要保住項上人頭,不然哪來的舌頭可以說話?於是展喜一開始就先捧一下齊侯的LP,說道:「我們老大知道君王您大駕光臨,特派小的來慰安一下。」齊侯問:「魯國的人怕了嗎?」展喜回答:「哎喲,怕死了!尤其是小老百姓。我們讀書人倒是沒在怕。」齊侯才剛滿足了一下自大心理,立刻聽說讀書人竟然不怕,當然要問問是怎麼回事:「你們都窮到脫褲爛了,憑什麼不怕?」展喜說:「第一、齊魯淵源久遠,先王有交待,要我們世代有如手足,手怎麼能搬磚頭砸自己的腳呢?第二、桓公為春秋首位霸主,就像環球小姐一樣,以世界和平為己任,他的兒子當然也是一樣。我們讀書人明白道理,所以不怕。」
  人家都雙手捧來「霸主繼承人」的高帽子了,難道還好意思巴人家的頭嗎?齊侯只好摸摸鼻子收兵回國去。「有恃無恐」的典故便來自於此。
  利用正向的言語,灌輸別人正向的自我概念,讓別人成為相對正向的人,這招雖不列入三十六計,卻是兵不血刃的妙招。幸好我不吃這套,我永遠記得泰戈爾說的:「讚美使我蒙羞,因我暗自企求著它。(Praise shames me, for I secretly beg for it.)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iichii 的頭像
    reiichii

    空白

    reiich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